星期四, 一月 05, 2006

悼鄉

悼鄉

離開檳城到八打靈生活,至今也快進入五個年頭。因著忙碌,每年都只有在某些特定假期才有機會返鄉。

拜讀關於檳城舊關仔角千禧年廣場的新聞(12月4日北馬版),頓時想起某一年回鄉時所目睹的慘況。

舊關仔角康華利堡附近,有不少古老建築物,尤其是那棟白色的英殖民時期市政廳。這些地方倘若經過妥善的裝修,它們的存在已經足以散發檳城的懷舊魅力,在新時代的新建築群之間互相映輝,絕對不會產生任何格格不入的刺眼,更不需要任何錦上添花。在渡輪碼頭附近的英國文化協會會所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。

那一次回鄉,隨著表兄驅車到這些久違的舊地一遊。到了舊關仔角,大驚失色,不敢相信眼前的景點蹂躪。那個所謂時光囊(time capsule)金字塔,彷彿80年代中學生作品,其風格令人想起那退色的國家官方影視廣播。這個東西的存在,不但把街道進一步縮窄,也和四周圍的古老建築根本不相稱。一筆50萬令吉的款項,為甚麼不用來改善檳城古跡的維修和保存,卻用來建設如斯不倫不類之怪物?

那天下午,也到孫中山昔日的指揮總部外面看看。若不是因著門前的牌子所註明,這具紀念性的地方實在和比鄰殘舊的住家沒有兩樣。

原本山明水秀的東方之珠,在暴殄天物的當權者們和掌錢者們的管理下,其光澤蕩然無存。那些現成文化寶藏,其價值一旦被忽略漠視,人們自然也只以他們為垃圾,被剷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
或許,遲早會有那麼一天,那棟古堡旁的白色老屋終於因失修而淪為危樓,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棟商業中心,或者另一座由大人物掀幕的金字塔。

有時不由得懷疑,檳城島民是否長期被這小島的豐富文化歷史寵壞了,而變得只懂得習慣性的拿這些文化財富來誇耀,自己卻未必認識它們,也不懂得失去它們的代價?若是如此,檳城人又何嘗真正擁有這些財富?

看著這些老屋的下場,使我不由得聯想到檳城各大書局的貧瘠和冷清。這已經不再是我記憶中那文化氣息濃郁的北方綠島。文化事業是檳城的靈魂。文化水平既然低落,儘管在旅遊局嚷得漂亮的金縷玉衣口號裝飾下,檳城可謂早已死去。

(《東方日報‧爭鳴》2005年)

3 Comments:

Blogger jo E said...

嘿,你写得好长哦,还没有时间真正的看完你的文章。最近较少上网了。如果你有时间也可到我的blog游览哦,不过做的不是很好。会再努力的。

12:29 上午  
Blogger jo E said...

哦,忘了把我的blog的名字告诉你,不过今天好像有问题,我看不到我的blog里的中文。
http://footprint13.blogspot.com

12:35 上午  
Blogger Ou Lik Ee said...

Hi!! I'm Lik Ee here.. My blog is likee.blogspot.com Please feel free to comment ya.. =)

10:29 下午  

发表评论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