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一月 05, 2006

方言的警兆

方言的警兆

有一次和同事們談起方言來。桌上是一篇講稿,需要用客家話朗讀出來的。雖然我們當中有不少自小講客話的,我們的辭彙卻是膚淺得可憐。結果,我們所能夠表達的,只限於口頭日常用語,要作任何深一層的表達,卻是不曉得要怎麼使用方言來表達。

一篇短短的講稿,把我搞得整個晚上坐立不安。

在我國,方言一般上算是非官方場合的用語。我們說方言、學方言,主要是為了想了解別人到底在說啥,同時也是為了要獲得某些籍貫群體的接納和認同。「入鄉隨俗」的社交概念即建立於此。我國華人方言是處於正規教育範疇以外。因此,人們自然不會對方言的使用有任何較高的要求。畢竟,從幼兒園到大專,從來沒有人需要擔心方言不及格這回事。

方言在華巫英三語的比較下,實在就是啥地位都沒。巫文不濟,本地大學之路馬上完蛋。英文差勁,在私人學院升學肯定半條命。華文差,對華文考生自然是成績單上的污點,也多少會影響到升學的前途。

故此,沒有幾個人會去在乎方言的素質和水準,更不會用方言來談文藝哲理。只要不會鬧笑話,有足夠的辭彙在夜市殺價,就算是功夫到家了。從務實的角度來說,不懂方言也實在餓不死。因著口操方言者多數是上年紀的長輩,再加上社會對務實主義的信仰,方言的地位更淪為一種樣子陳舊的生活點綴品,或曰古董。

我們傾向於相信方言的不合時宜,難登大雅之堂,也常常一股腦的把方言的地位停留在情感層面。我們之所以依然有足夠的理由和能耐去忽略方言,主要是因為自認還有更優秀的語言,諸如英語和華語,來傳遞信息。

我所深感不安的是:今日華語的處境,是否正在重蹈方言式微的起初?

我們可以看見,許多曉得華語,甚至受過華語語文學術訓練的華人,對中華文化的價值卻是那麼的陌生。他們有足夠的程度去追電視劇,卻對時事言論感到生澀難嚥。既然連對時事都如此無能,說甚麼學習古典智慧更是甭提了。如今的華語,在華人圈子當中,已經失去了文化承載的能力。而語言的疲弱現象,並不是因著華語的不濟,卻是因著使用華語的群眾素質退化。

華語市場素質的疲弱,加上其他語言市場的競爭以及原有的務實態度,華語自然只淪為次要的可捨選擇。

有人或許會認為,其實這也不太壞,畢竟至少人們還有英語。我倒是不願意這麼樂觀。英語作為華人社會的一個品牌標籤,至少也有近百年的歷史。福建人說的「紅毛屎」詞齡似乎也有如此歲數。直到如今,連孩童都會覺得「說英語的人比較厲害」。英語若作為群眾的品牌標籤,人們給予它的功能,自然只停留在穿戴,而不是進深到文化學習。若文化是語言的生命,那麼這些人的英語也只不過是屍體英語,只是徒有化妝卻沒有生命的空殼而已。

如果屍體語言可以蔚然成風,群眾的文化素質自然因著語言承載能力的貧瘠而衰退。而文化的衰敗也造成語文素質進一步的被腐蝕。如此推論下去,我們不難想像到一種有如慢火煮青蛙的文明災難。

從一則方言講稿聯想到甚麼文明災難,乍看之下確實好像誇張了一點。就好像藉著飯盒聯想到臭氧層和皮膚癌一樣,也有人認為是杞人憂天、小題大作。也許,「習慣就好」確實是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功課吧。

(《東方日報‧爭鳴》2004年)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