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十一月 12, 2005

《世間情》8月:希望

希望

西方神話有這麼一個苦命巨人,經年累月努力把一塊大圓石推到山頂上,卻總是在接近終點時失手,而必須再次把石球從山腳下往上推。

無獨有偶,人類歷史第二個登月太空人吳剛(第一個是嫦娥,炎黃女兒們的榮耀),也是苦命的不斷的砍一棵倒不了的桂樹。

如斯悲劇宿命,或許就是古人對艱苦人生的體會吧。

不少人往往都把開拓者和革命者的理想,和這種吳剛式宿命扯在一塊。他們當中,不乏曾經心懷開拓和革命抱負之人。然而,經過無情現實的蹂躪摧殘,他們學乖了,覺得如果他們當聰明人,就不會花費青春去搞一大堆吃力不討好的甚麼理想。他們憑著自己的經驗,鼓勵別人也「先知先覺」的不要浪費時間,並且以類似優生學的論調,主張某些人生來註定是發現答案或者方程式的偉人。既然知道自己不是偉人,最好就認命,接受事實。

人因著不甘被困于絕望的殘垣,于是使用現有的瓦礫修築道路橋樑,繼續建造出路。故此,希望,是從絕望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。

若發現自己只不過是掌權/錢者們農場的牲畜,是供他們宰割的屠場貨源,在這處境下選擇把絕望加以認同、美化、崇拜,可謂與自殺無異。

只有誠實的認識問題和困境,人們才會誠實的學習,努力自救。要不然,即使猛灌「正骨水」,也找不回做人應有的脊樑。

《東方日報‧世間情》2005年8月3日

0 Comments:

发表评论

<< Home